『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因血在胁注:[1]此言肝脉有刚柔,而病亦以异也。[4]从太卫上行足内踝前一寸,筋里宛宛中,中封穴也。
灸五壮,禁针, [2]神阙穴,主治百病及老人虚人泄泻,又治产后腹胀,小便不通, 小儿脱肛等证。[17]黑者,黑翳如珠也。
[2]人参紫金丹:见前囟骨伤。甘草 栀子 灯心草 桑白皮 车前子 扁蓄 滑石 生地黄 苦竹叶 大黄 瞿麦 木通各等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有因肾虚之人,生疮久溃,肿硬不退,口不收敛,外被寒邪袭入,与脓毒凝结,借人之气血化成多骨者;又有初生落草,身肉之中,按之有如脆骨,由胎元受之,精血交错而致,迨其人长大后,必于脆骨所生之处,突然发肿生疽,及溃破后,多骨脱出,其口方收。[24]从大肠俞行十七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关元俞穴也。
天柱项后发际内,大筋外廉之陷中,自此脊中开二寸,第一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督六膈七论,肝九胆十脾十一,胃俞十二椎下寻,十三三焦十四肾,气海俞在十五椎,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穴十九椎,中膂内俞二十下,白环俞穴廿一椎,小肠俞至白环内,腰空上次中下□,会阳阴微尻骨旁,背开二寸二行了,别从脊中三寸半,第二椎下为附分,三椎魄户四膏盲,第五椎下神堂尊,第六噫嘻膈关七,第九魂门阳纲十,十一意舍之穴存,十二会仓穴已分,十三盲门端正在,十四志室不须论,十九胞肓廿秩边,背部三行下行循。【注】[1]搓针者,凡进、退、搓、捻,皆催其气以至泻邪气也, 如觉针下气紧,切勿就移,须用泻法,但微微动转,如搓线之状, 若转之太紧,必至肉缠针头,邪气滞涩,而不能除矣。
治跌打损伤,接骨散瘀。神门主治悸怔仲,呆痴中恶恍惚惊,兼治小儿痫证,金针补泻疾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