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劳所伤,久之令人极虚羸瘦,腹中虚满,不能饮食,宜缓中补虚,如前之建中等方也。 <目录>卷二\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藭二两右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今病人无寒热他病,惟胸满、唇痿、舌青、口燥、漱水不欲咽,乃瘀血之胸满也。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
孰知仲景有此妙法,于麦冬、人参、甘草、粳米大补中气,大生津液队中,增入半夏之辛温一味,其利咽下气,非半夏之功,实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
以麻仁丸主之,养液润燥,清热通幽,不敢恣行承气者,盖因脉涩终是虚邪也。李□曰:血瘀内无实热,故外证但如热状,而其脉不数疾,反无热也。
若误发汗,不成风温,外热如灼,必成阳明,热甚神昏不识人也。 此发明脉大虽同,为病不同之义也。
今湿气淫于内外,故关节烦疼,□而不行,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此名湿痹。 惑蚀于上部之喉,故先声嚘,毒在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