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寸以两乳相去,折作八寸。亦有焮痛、色赤、溃速者,由湿热凝结所致,治法亦按肿疡、溃疡门。
[7]从颊车上行,耳前动脉,侧卧合口有空取之,下关穴也。一名壅骨,俗名虎骨。
注:[1]至阳穴,主治身面俱黄,胸胁支满,喘促不宁。外治以五倍子、老葱头、朴硝煎汤洗之。
[17]从膺窗下行,当乳头之中,乳中穴也。) [2]缺盆以下,□骭之中,长九寸。
[25]撞破者,被物撞破也。[8]旋螺者,形如旋螺尖起也。
按、方剂:[1]万灵膏:见囟骨伤 [2]正骨紫金丹:见颠顶骨伤 [3]健步虎潜丸:见胯骨伤『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有所堕地,恶血在内,有所大怒,气上 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量患处之长短阔狭、曲直凸凹之形,以杉木为 之,酌其根数,记清次序,不得紊乱,然后于每根两头各钻一孔,以 绳联贯之,有似于篱,故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