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脉之动静,诊阴阳也。任主胎胞,冲为血海∶气盛脉通,故月事下而有子。
凡或大或小、或迟或疾、往来出入而无常度者,皆病脉也。肾气焦者,真阴亏竭也。
槐花散,寒凉太过,肠风下血,中气必虚,再用阴寒,血更凝结。因其为脉之大会,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取法焉。
凡兹规矩权衡者,皆发明阴阳升降之理,以合乎四时脉气之变象也。补泻不失其宜,则与天地之道如一矣。
伯高曰∶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 外部言六腑之表,六腑挟其两侧也;内部言五脏之里,五脏次于中央也。
天地之道,东升西降。此治实火、实痰之重剂。